(三)閱讀下面材料,完成14~16題。(16分)
“看南通今朝,繪江海藍圖”是“00后看南通”活動的第二條線路。
第一站: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。
同學們來到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,一睹大橋風采,你寫了下面這則消息:
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全長11.072千米,北起南通市通川區,南至蘇州市張家港市,主跨為1092米,主塔高330米,是一座有4線鐵路,6車道公路的合建橋梁。6月30日具備通車條件,7月1日正式通車。
作為滬蘇通鐵路的關鍵性工程的控制性工程,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具有荷載等級高、主塔高度高、管理標準高等特點。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的開通,意味著南通跨江融合發展又邁進了一步。近兩年,南通緊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機遇,全面構建具有競爭力、影響力的綜合交通體系,推進產業、創新、人才等全方位跨江聯動、深度融合,探索了一條城市發展的新路子,在高質量發展征程中奏響澎湃激昂的時代樂章。
第二站:南通西站。
參觀完大橋,同學們來到南通西站。南通西站是集鐵路、地鐵、快速通道為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。在這里,你看到了“南通軌道交通”的標識(如右圖)。同學們對標識的創意很感興趣,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。
第三站:南通城市博物館。
沿著地鐵1號線,同學們來到南通城市博物館,這里正在舉行“南通精神”主題展覽,你從展板上看到了一則材料:
①“包容會通,敢為人先”的南通精神,是南通人改革開放的結晶,是江海文化的結晶。南通精神作為一種文化、一種精神,一直潤澤著這方水土。江風海韻的千年滌蕩,賦予江海兒女英勇無畏、敢闖敢干的獨特秉性。改革開放大潮涌起,催生出南通人敢為人先的改革豪氣、擁抱世界的開放情懷。新時代新使命,南通精神仍然是推動南通人奮力前行的強大精神動力。
②“包容會通”,是指胸懷寬廣、兼收并蓄、融會貫通,這概括了南通人包容萬物的胸襟氣度。南通通江達海,形成了多元共存的區域文化格局,積淀成南通人寬厚大氣的精神特質。新時代,南通更是借八方之力,求共同發展。博采才能取長,取長才能補短。南通船舶海工產業異軍突起,就是因為主動吸收了世界船舶制造業的先進經驗與先進技術。不拒眾流,方為江海。當今一些著名企業紛紛來通落戶,正是南通人海納百川、包容會通的結果。
③“敢為人先”,就是敢于突破傳統、超越自我,這體現了南通人引領時代風騷、敢于爭創一流的魄力。四十年的發展,南通人追江趕海,把一個又一個“不可能”變為“可能”。改革開放初期,率先推進企業廠長經理負責制,引進外資外企;隨著改革的深入,率先建設民營經濟大市;如今,南通以比學趕超的發展實踐,書寫出一部江海兒女追求美好生活的壯麗史詩。
(本題所用材料根據《人民日報》、南通網等資料編輯)
14.校報準備刊登你寫的那則消息,請你補上一個標題。(不超過20個字)(3分)
15.你如何理解“南通軌道交通”標識的創意?請簡要介紹標識主體圖形的內容,并寫出寓意。(4分)
16.在城市博物館內,同學們圍繞展板上的材料進行了交流。(9分)
(1)同學們對材料內容的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是(2分)( )
A.南通精神是江海文化的結晶,在新時代仍是推動南通人奮力前行的精神動力。
B.重讀第①段畫線句中“一直”一詞,可突出南通精神的重要作用。
C.第②段中畫線句“不拒眾流,方為江海”是事實論據。
D.材料先概述南通精神,接著從“包容會通”“敢為人先”兩方面進行解讀。
(2)選取你寫的消息中的相關信息,在材料第③段橫線處補寫一個論據。(3分)
(3)結合材料,聯系生活實際,你認為我們青少年應如何踐行南通精神?(4分)
答案:
14.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正式通車 15.內容:由“南通”拼音的首字母“N”T'組成的圖案既像飛馳的軌道列車,又像海浪。寓意:體現了南通“據江海之會、扼南北之喉”的地域特征和“追江趕海、激流勇進”的城市特質。(意思對即可) 16.(1)C (2)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的開通,意味著南通跨江融合和發展又邁進了一步 (3)①樹立遠大的目標,追求美好的生活。②要有超越自我的魄力,勇于突破自我。③在學習和生活中奮力前行,敢為人先。④努力學習,寬厚大氣,博采眾長,取長補短,全面發展。
|